義民廟

歷史簡介
位於新埔鎮下枋寮之義民廟乃是客家子民最大宗教信中心地,早在清乾隆年間即已興建成。距今約兩、三百年前,人民因感於大陸原鄉生活困頓發展不易,寧違清廷禁令,冒風浪吞噬之險,先後渡海來台開墾。在早期的拓荒過程中,親族鄉黨自然群聚而居。由於時有盜匪及未化山胞滋擾,祖先為了長治久安,紛於聚庄四周築渠植竹,以為防禦;子弟壯丁則勤練武術陣式,仿效原鄉團練之組織,平日耕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於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鄉),設府祖盟,建元順天。林爽文事件中,犧牲成仁義軍先烈達兩百餘人。先坤公、王廷昌公等於回師之時僱請牛車沿途遍拾忠骸,原擬歸葬大窩口。唯車過鳳山溪後,牛竟不受驅使,經焚香禱告,並跌筊取決,始悟先烈靈感,復延名師勘驗,確認該處坡地為風水絕佳之「 雄牛睏地穴」。於是徵得地主戴禮成、財成、拔成昆仲以其父戴元玖公之名獻地,擇期安葬合塚,此即枋寮義民塚之由來。清乾隆帝表示因義軍之忠勇衛士精神,特頒親筆「褒忠」敕旨,以為獎勵。同治元年,彰化戴潮春之亂,獻身義死者多達百餘人,復拾遺骸歸葬枋寮,此即附塚之由來。起初由九芎林、大湖口、石岡子等四大庄輪流管理,三年一輪,輪值祭典成為本廟特色,目前十五大庄之輪值緣由即此。每年農曆七月廿日(民國四十四年已由政府公佈明定為義民節),參拜眾信達千萬人次,奉獻豬羊逾千。為促進民俗之改善,及培養社會之良好風氣,於民國三十五年春創辦義民中學,以本廟之財產,分掌其財務,對於振興地方教育、移風易俗、為國育才皆有深厚之影響,以「義民精神」為理念。目前義民廟前後共修建三次,因重建前的資料、照片已無可考,可知的部分為廣場的變化,從前廣場沒有水泥、柏油,都是泥土、碎石,而現在已經全改為水泥,甲午戰爭時因被燒毀過重建一次,民國五十三年再修建並買金爐,民國八十三年又重建第三次。義民廟廣場外有二座白馬﹙日據時代枋寮民買的﹚、麒麟、獅子,而廣場內則為二座石牛、二座石象、及二座麒麟等代表吉祥之物,其廟後方為一觀光花園,二座白馬於其場外乃有巡視保祐人民平安之意。
(資料來源)  305新竹縣新埔鎮義民路三段360號







神豬的由來

義民節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義民節活動是台灣客家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盛典,也是寶島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民俗祭典之一,每逢此時,來自全省的客家鄉親總將義民廟擠得水泄不通,
而放水燈、賽神豬及羊角競長等祭祀活動,更將活動烘托得熱鬧非凡。義民節祭祀活動起源於清道光15年(1835年),附近各大庄為了紀念先烈義行,便選定農曆7月20日舉行祭典,由各大庄輪值祭祀。義民節最主要的目的在超渡死難義民,同時亦超渡一般遊魂,故在精神層面上與中元普渡相去不遠,
祭典通常為農曆7月18~20日,第一日為’入壇’,招請諸方神明及各路野鬼前來,並請專司供品分配的鬼主-大士爺坐鎮;第二日施放水燈,超渡水中孤魂,引渡西方極樂世界。
第三日是祭典的最高潮,鄉民們以豬、羊、雞、鴨等牲禮普施,供祭孤魂野鬼,所有的祭典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賽神豬及羊角競長。每隻神豬均達千斤以上,而老山羊則一副老紳士的打扮,羅列於廟埕之前。普渡大約在下午4點左右結束,此時會將神豬的肉分或賣給大家吃(聽長輩說吃了可以保平安!)。(資料來源
   
--------------------------------------------------------------------------------------------------------------------------

                                                                      

--------------------------------------------------------------------------------------------------------------------------

破紀錄 義民節神豬一千七百五十六台斤
義民廟賽神豬神羊
大豬公咬橘子
萬人挑擔賽神豬
義民廟神豬
--------------------------------------------------------------------------------------------------------------------------

農曆7月19日下午,舉行放水燈儀式:邀請河海水界的孤魂前來共享普渡美食。


















從明新科大到新埔義民廟(沿著紫色的路線走)
                                                                                                                       

顯示詳細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